书画常识

您当前所在位置 > 网站首页 > 书画常识

  • 04-09山清峡客分享国画用墨心得,层次表现,渲染,过渡,笔上调墨方法

    墨分五色:濃、淡、干、湿、焦。从笔上水分又分润、枯、涩、在中国画里,“墨”并不是只被看成一种黑色。在一幅水墨画里,即使只用单一的墨色,也可使画面产生墨色的变化,利用加水表现物象。其中“干”与“湿”是水详细>>

  • 04-09水墨画,何为墨?墨的介绍

    何为墨?墨怎么分?1、淡墨:水多墨少,少量浓墨加水調之,色差变化,比如树与树之间衬托,墨中逐渐加水过度,但每次一定把笔上水用完再次笔尖加水。淡墨一般用在远景,但中景山石纹理也要配合运用2、浓墨:墨多水详细>>

  • 04-09花鸟画的个人心得体会

    我国传统的花鸟画,长期以来形成两种不同的风格和表现形式有工笔和写意,工笔画要求工整细致严谨周密,写意画要求简练概括、活泼粗放。两种风格各有特点,不分高低,探究学习过程来说应该由工笔画入手,有了一定的基详细>>

  • 04-09论国画的修炼-胸有成竹

    从珊珊拿笔到用笔老辣,从学习各种技法临摹到创造自己作品,要经历多少春秋寒冬酷暑,浪费多少宣纸,经历多少褒贬,点点滴滴汇聚成一幅作品。武功有内修精气神外练筋骨皮。国画也是同样需要修炼对笔的掌控,内内在修详细>>

  • 04-09国画中的反衬运用

    国画中有很多相互衬托,前景与中景远景,左右局部非常之多,今天给大家讲一下反衬。我们从局部树开始,树有四枝,左右是我们最常画的,后枝画得比较少,而前枝基本没有人画,因为是难度比较大,要有透视和墨色变化,详细>>

  • 04-09解析心灵中的国画

    学习山水画过程1)我们很多人接触国画开始是学习各种皴法造型起步,很多技法只有几种用得最多,披麻皴,斧披村,折带皴,米点皴。四者之间相互有联系又有区分,披麻皴用得最多,一般画友认为披麻皴只用在山石凸起造详细>>

  • 04-09山清峡客国画直播课10- 解析用墨,创作桂林山水

    山清峡客国画直播课10- 解析用墨,创作桂林山水时间:2020年4月12日下午14:00开始准备工具:方形半生熟卡纸或宣纸2张,尺寸:50CM X 50CM兼毫2支以上(以便使用不同浓淡的墨)墨汁颜料详细>>

  • 04-09论线上线下学习国画的区别

    论线上线下学习国画的区别随着5G时代的来临,线上教育日益被人们认可和接受!但是很多人还是有着传统的思想,认为线下教育好,面对面的学习好。其实不然,就拿我们山清峡客书画培训来举例,我们的线上直播教育课其详细>>

  • 04-08国画零基础快速入门教程,19节课快速入门国画殿堂!只需要19元!

    山清峡客国画教学大纲-国画零基础入门教程01毛笔的介绍02国画用纸的介绍03墨的介绍,以及笔锋蘸墨的各种使用方法04零基础线条的练习方法05单钩画树的方法06双钩画树的方法07树叶的画法介绍08双钩点详细>>

  • 04-08山清峡客国画教学大纲-国画零基础入门教程

    01毛笔的介绍02国画用纸的介绍03墨的介绍,以及笔锋蘸墨的各种使用方法04零基础线条的练习方法05单钩画树的方法06双钩画树的方法07树叶的画法介绍08双钩点树叶的画法09柳树的画法10松树的画法介详细>>

  • 04-06国画的历史

    国画一词起源于汉代,汉朝人认为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,所以称为中国。将中国的绘画称为"中国画",简称"国画"。主要指的是画在绢、宣纸、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。国画是汉族的传统绘画形式,是用毛笔蘸水、墨、彩详细>>

  • 04-06画画其实不是画画

    国画奥妙不可言,一支毛笔软软的,蘸一滴墨挥洒去一根线,蘸一滴水泼出一片天空,孤君挽袖执笔洒酒江!仰天长笑独对寒风出门去。学国画路是不平凡曲折之路,没有毅力不要学国画。很多人满心欢喜买了绘画工具下定决心详细>>

  • 04-06国画山水讲解之山石顶部结构变化与区分细节

    国画最难解决是山石细节结构把控,一般初学者靠临摹,而临摹基本是从古法开始,练习各类皴法技法,还有就是练习毛笔字。我也是从这条路开始,当学会古法中的皴法在写生中画出来的作品与现实不一样,为了安慰自己美其详细>>

  • 04-06分享山水画中线与墨的使用和变化

    我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山水画中线墨的使用,先说一下边缘线条的使用,边缘线有几点,一:山与山之间的线条有粗细,假如两座山相互连接,这线条看后面山而定,后面山墨色重这线条不要,先前画的线就与后面山融合在一起详细>>

  • 04-06国画山水中山石结构的奥妙

    中国山水讲究勾,皴,点,染,摖五步骤,而出这五个步骤还必须掌握几个要点,阴阳顿挫,手法婉转,轻重缓急。我个人感悟还要注意角度,笔尖,笔身,笔根的用力,特别是山石快面区分手法上笔何处用力,力道大小,用水详细>>